全国服务热线
020-38816946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单选]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以及内部感觉。 [名解]感觉是指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简答]听觉理论中的位置学说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知觉的整体性的组织反映出一定的规则,对此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指出人所知觉到的是整个事物。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且大于个别感觉的总和。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①接近性;②相似性;③连续性;④封闭性;⑤良好图形。 (2)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种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具有一定意义,并且轮廓清晰,似乎突出在背景之上,而作为背景的部分则轮廓模糊。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客体本身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和规律性也使它们容易被选择为图形。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饵,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这表明知觉已经有了初步的概括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对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单选]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单选]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感受器。
[单选]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称为最小可觉差。
[单选]颜色视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单选]在人的视觉机制中,真正的感光机构是视网膜。
[单选]视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锥体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
[单选]根据负后像原理,在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你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的相反颜色出现。
[单选]人们对堕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单选]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称音色。
[单选]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同一个音高的主要依据是童鱼。
[单选]个体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岛。
[单选]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就会产生混合音。
[单选]听觉的主要器官是内耳。
[单选]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摸知觉和嗅知觉。
[单选]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知觉的理解性。
[单选]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的特性,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单选]属于知觉恒常性的项目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单选]双眼视差是知觉深度的重要线索。
[单选]指出引起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属于客观刺激方面的视野中的高度线索。
[单选]人们对时间知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和对时间的预测。
[单选]形成人的时间知觉的主要线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借助计时工具。
[名解]超感知觉是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觉器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名解]心理物理学是指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名解]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名解]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名解]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名解]韦伯定律是指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为韦伯定律。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
[名解]费希纳定律是指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基础上提出的描述刺激量与心理经验之间关系的规律。费希纳指出,由于最小可觉差(jnd)是对刺激量的一个最小变化的觉察量,那么就可以用它作为测量知觉经验变化的单位。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jnd所需要的变化量越大,也可以解释为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当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名解]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指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种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名解]暗适应是指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
[名解]视觉色素的漂白是指人眼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过程。
[名解]三原色理论由杨和黑尔姆兹提出,也称杨一黑理论。他们认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为敏感。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这种理论已有很
多证据,但对视觉现象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名解]视觉现象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官的作用后,它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为正后像;在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负后像。
[名解]拮抗由黑林提出。他认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每一对的两个要素如红与绿、黄与蓝,其作用相反,具有拈抗作用,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
[名解]拍童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听到以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
[名解]声音的掩蔽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名解]知堂是指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名解]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名解]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名解]近因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名解]晕轮效应指人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也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名解]社会刻板效应指人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位置学说也称行波学说,是由生理学家贝克西提出的。他发现是位于基底膜上的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的特定频率发生最大反应,基底膜上接近卵圆窗部位的毛细胞反应高频声音,越是远端部分的毛细胞越对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反应,并且把该频率的信号传给听神经。听神经中每个神经细胞都对一个特定的频率最敏感,因此通过听神经中不同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了不同音高的声音。位置学说能够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但对低频声音,是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毛细胞的。因此对于声音如何编码还不能做出圆满的解释。
[简答]听觉理论中的频率匹配学说:
频率匹配学说是一种解释音高产生机制的学说。频率匹配学说认为,在极低频的声音作用下,整个基底膜被激活,而不只是它的特定部位。对于1000赫兹以上的中度音高的声音,不只是由单独一个神经细胞,而是由一组神经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与之相匹配的频率,也就是说,神经细胞分成数组,各自以轮班的方式发射神经冲动,不同的组分别对声波压力产生神经冲动,各组同步发放,产生对高频声波的识别功能,称为频率匹配学说,也称排发说。
[简答]深度知觉是如何产生的?
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大小、视野中的高度、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等。
(2)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简答]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为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另外,人在不断地变化,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论述]社会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过程: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气氛等。社会信息的搜集与选择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
(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因其独特性,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①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②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③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④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论述]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论述]为什么在昏暗条件下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的效果更好?
在视网膜上有两种主要的感光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它专门反应光的波长(也就是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这种感觉细胞主要分布在网膜的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另一种感光细胞叫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离开网膜的中心向网膜的边缘扩展,锥体细胞逐渐减少,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的效果更好,是因为余视时物像落在离开网膜的中心的部位,这些部位棒体细胞较多,这种细胞对微弱光线敏感,所以知觉较为清晰。正视时物像落在网膜的中心,这里的锥体细胞较多,这种感光细胞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所以知觉效果就不好。
[论述]夜间在亮灯的室内若戴上红色眼镜,当走出室外时就能很快地在黑暗中辨清东西的原因:
这是因为瞳孔大小的变化及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其中,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起主要作用。人眼在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称为漂白过程),使感受性降低,产生明适应。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醛与蛋白质重新结合,合成视紫红质,使感受性提高,出现暗适应。暗适应程度是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程度相应的。夜间在亮灯的室内若戴上红色眼镜,可以避免视黄醛与蛋白质的分离,即减少漂白现象的发生,提高暗适应的速度,所以走出室外时很快就能在黑暗中辨清东西。
自考心理学专业介绍:http://www.gzzk114.com/xljkj.shtml
了解更多广州自考专业:http://www.gzzk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