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0-3881694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8-08-04来源:通用教育浏览次数:209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就信息技术本学科而言它是极富有操作性、实践性。所以本人试着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下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谈谈具体教学中的一些事例和本人一点反思。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堂课的主线、核心就是任务。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任务的含义和完成方式不尽相同。本人试着是这么做的:

1、任务作品示范教学法

这种作品要求具有典型模仿性。一般是在学生对一个软件或一项技巧完全没有要概念或任务难度较大时,他们需要的是兴趣、方法和信心。

如:电脑动画制作时,先展示做好的作品,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适可而止放手让他们自己“摸石子过河”,几分钟后叫做好的学生上台演示,当学生跃跃欲试时就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布置模仿性任务,让学生完成。运用任务作品示范教学法,优点:使学生感到“原来我也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缺点:这种教学法本节课起点与终结点都归结这作品上,很多情况下学生对这作品会刻意模仿。照着瓢画瓢顶多能画勺,体现不出学生的创新思想,就像“手把手”地教,在初学阶段效率很高。

2、任务形象比拟衍生法

任务形象比拟衍生法在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如:当学生学会修改艺术字的填充效果时,在学习word中我们只需提示自选图形、表格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练习观察效果,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炼出有用的知识(不同操作要求和鼠标形状之间的关系),逐渐积累经验,并最终养成探索学习的习惯。

再如:按北师大版教科书二年级学生在写字板中用智能ABC学习打字,到四年级学生在WORD中用微软拼音学习打字。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体会软件之间共性的东西,越是善于联想、尝试,善于总结,就能越快掌握新软件,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不会淹没在浩瀚的软件大潮中。

3、情境性任务悬念法

信息技术课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又主动的把信息技术知识学好。本人尝试着用这种形象教学方法创设情景,使小学生进入情景中学习。如:在学习复制粘贴时,我们可以这么设置情景:一群小蝌蚪在水里自由玩耍,一天其中的一只被人类抓走了,放在透明金鱼缸里。老师请求小朋友帮忙把小蝌蚪救出来。操作:选中――剪切――粘贴。教学内容自然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

4、游戏引路导出任务法

现今很多家长谈“游戏”色变,很多时候成为信息发展的反面引证。但在课堂中适时运用游戏引路导出任务法,我们要一边可以纠正学生们把计算机当游戏机的错误看法,一边还要抓住学生的游戏心理来设计好课堂任务。

如:在word的自选图形教学中,我给出的课堂任务是:给一小段故事配插图。我只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去找相应的菜单完成操作,要求学生给自选图形填充颜色,添加说明性文字,还要将图形组合。任务提出后学生的操作欲望很强烈,在实际操作中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 首页
  • 电话
  • 返回顶部
  • 咨询热线
    020-3881694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