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领导者
我非常欣赏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常讲素质教育,讲能力培养,其实都是为了养成,为了授人以渔。而在学生方面,从整个人生的长期效应而言,学习,就是为了学会学习。
在我们所从事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我已做了十余年经理人,而且一直在同一个行业里。读了不少的企业经营管理的书籍,亲身经历了企业中不少的人与事,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对企业经营管理也有一定的思考,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
尽管不同流派的管理学家们对企业经营管理有这样那样的论述与注解,但无非都是两个方面的作用,即管事理人。要求管理者,既要管又要理。实际操作中,由于理解的偏差,各个企业的情景状态不一,人员组成不同,大都有控制的意味在里面。即管有余,理不足。或者只管不理。在一定的层面上,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依我个人的理解,套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才是最大的管。或者说,管理就是为了让员工学会自我管理。同时,还应该强调,管不了就必须理。如果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就必须强调法制的尊严了。
这里讲的管是为了不管,并非绝对不管。我的意思是说,通过管理者的努力,建立良好的体制和良好的机制,通过规范的制度,提升员工的素质,以共同的愿景,使大家能够自觉自愿,使员工的行为形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并与企业一致,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推行的工厂5S管理中将素养作为最高境界的原因。并且这里的素养是指素质和教养两个方面,都是要通过教育来达成的。道家所谓无为而治,不管才是最大的管,我们就必须授权,授权,再授权。管理者应该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下,充分授权,授权而不授责,授权而不弃权,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聪明才智,使大家共同参与企业管理活动,达到自我管理,并把对事情结果的把握当作衡量是否有效的标准。当然,相应的利益趋动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考核的问题,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劳有所得,公平公正,合乎情理,中规中矩,才能使企业良性运转,超速发展
同时,上述情形的理想状态,企业管理者更多的应当担负领导的责任,更多的是领而导之。不再将员工当作被管理者,而是一种合作者。以其自身的资源,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新经济下的知识工人队伍。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要领,而且更要导,做员工的先锋与表率,带领员工共同进步。遇到困难挫折应是“跟我来”,而非“给我上”。这就必然地给企业领导人带来挑战,领导者自身的素质要高,要有人格魅力,更要有领袖之风范,王者之气度。
领导者之导,就是一种导向,是宣导,是督导,是理念与意志行为的统一。这也是说必须强调团队的认同,纪律的严明,树立高尚的目标。
因此,管理角色的转换,工作重点的转移,其更为重要的也是管理过程中教育观的强化,包括领导者的自我教育。其实,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再造优势的趋势。企业管理咨询业,培训业的兴起,企业教练的存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也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倡导学习型组织的理由之所在。美国通用公司办企业学校就是通过教育学习,对其员工不断进行培训,达成共同愿景。不断接受教育,并自我教育,提升能力,提升竞争能力,才使得这个国际化的企业居于全球500强之首。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强化教育观,尤其在全球道德沦丧,精神滑坡的时代,这就更有必要了。
(广州通用教育诚邀有志成才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智力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广州自考专业介绍:http://www.gzzk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