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0-38816946

心理学中社会知觉是怎么形成

发布时间:2018-05-02来源:广州自考招生浏览次数:1468

   心理学中社会知觉是怎么形成

社会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过程: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气氛等。社会信息的搜集与选择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
  (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因其独特性,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①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②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③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④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广州通用教育老师38861639,QQ2601006021欢迎在线咨询广州通用教育

Posted @ 2012/6/19 
  • 首页
  • 电话
  • 返回顶部
  • 咨询热线
    020-38816946
    微信公众号